谈婚姻是每个人的头等大事,婚姻也是“新家庭”诞生的开始。但近年来,结婚率不断下降,离婚率却不断上升。
据媒体报道,2021年,吉林省是全国离婚率(离婚数/结婚数)最高的省份,离婚率高达71.51%,全国平均离婚率: 39.33%。
说到离婚,肯定会涉及到大量资产的分割,而房产作为每个人最重要的资产之一,更是争论的焦点。
现在的房价并不低。对于刚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来说,想要买房结婚,还是需要父母的支持。
面对如今的房价,很多父母需要花费毕生积蓄来帮助孩子。而且一旦出现关系问题,财产就会直接平分一半,这显得不太公平。
双方因离婚时财产分割不满而闹上法庭的情况并不少见。
那么离婚时财产应该如何分割呢?
首先是个人财产,不需要分割
1。如果婚前全额购买房屋,则只会登记在一方名下,成为一方的个人财产。这是毫无疑问、没有争议的。如果是婚后加上名字,那就是另外一种情况了。加名行为属于一方赠与另一方的赠与,房屋视为双方共同财产。
2。结婚前,一方支付首付款购买房屋,并登记在自己名下。结婚后,双方共同偿还贷款。离婚时,房屋一般归投资方所有,但一方必须补偿另一方共同偿还贷款和房屋增值的费用。
3。结婚后,父母一方出资并登记在子女名下,这也被视为个人财产。
其次,是夫妻共同财产,需要分割
1。结婚前,一方或双方出资并支付首付款购买房屋,并登记在双方或另一方名下,为夫妻共同财产,除非有特别协议。
2。结婚前,一方或双方出资购买房屋,并登记在一方或双方名下。也是夫妻共同财产。
3。结婚后,一方或双方(父母)出资,全额或首付购买房屋,并登记在双方或另一方名下,视为夫妻共同财产,除非有是一项特殊协议。
规定,财产分割不再以“姓名”来决定。只要情况属实,无论谁闹也没用。